揭秘诺奖得主屠呦呦故居的建筑风水
2015/10/7 房地产决策参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白蒿……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青蒿……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黄芩……)

     这些句子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的典故正出于此。

     苹,皤蒿,白蒿,俗名艾蒿。蒿,青蒿。芩,黄芩,蒿类植物。屠的获奖正与蒿类植物中的青蒿密切相关。青蒿,有“伴人植物”之称,农村房前屋后到处可见,1米多高,青绿色,到夏季开出一点点小黄花,夏秋两季可收割。

    

     有人这样“神解”屠呦呦名字的来历:远古,蒿神在原野上自由生活,然鹿神来,贪享其后代为食,大地变成荒芜。一天神率众神,拿起绳索和弓箭,捉宰小鹿,把鹿神赶走,蒿免灭顶之灾。蒿神为偿大恩,献出至宝(青蒿素),乃屠呦呦之来历也。

     此文不究名字玄理。但观屠呦呦少时居所,其风水来历也远非一般。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26号的姚宅,是屠呦呦少时居所,经济学家姚庆三的故居,系姚庆三父姚咏白所建。

    

     姚咏白,民国时著名财税专家,甬总商会代表,曾任上海法学院、复旦大学、大厦大学教授。

     姚庆三(1911-1989),是屠呦呦的舅舅,192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随后留学法国,毕业于巴黎大学最高政治经济系。他归国以后就投身于中国货币研究,任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后来任上海金城银行总管处分行经理。屠呦呦小时候住在外婆家,上大学以前的大部分时光均在姚宅度过。

     开明街位于宁波著名的莲桥第区域,这片位于旧时日湖西南的街区,曾在宁波日湖文化熏陶下繁衍生息,成为甬上商贸文化的溯源地。

     它以唐宋时期“一塔两寺”(天封塔、延庆寺、观宗寺)宗教文化遗存为核心,拥有大批明清以来格局与风貌完整的望族宅邸与街巷,留存着许多历史信息。

     据统计,该区域共保留了4处文保单位、约20处明清以来的历史建筑。这里有新中国第一代邮票大师孙传哲的故居,始建于明朝毛家大院、窖藏珍稀古籍的甬上望族南湖袁氏宅,诞生三代宁波帮巨子的莲桥李宅等……堪称人文荟萃、人杰地灵。

    

     莲桥第

    

     莲桥第

    

     孙传哲故居

    

     南湖袁氏宅

    

     莲桥李宅

     目前宁波市莲桥第地块内,有2个文保单位和2个文保点,姚宅并不在其内,但性质属于历史建筑范畴。数年前在莲桥第地块拆迁时,曾险遭拆除。最后在文保管理行政部门的大力呼吁下,才得以保留并得到修缮。

     这座两层百年老宅已被修葺一新,分为独立的三栋,总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地块和物业产权属于一家房地产公司。目前该宅正被该房产公司挂牌出售,标价1.5亿元。

    

     姚宅周边环境

    

     姚宅俯瞰

     姚宅是民国初期的优秀建筑,是目前宁波开明街上仅存的近现代建筑,目前样貌是经过2010年至今的修缮,基本接近原样。

     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前厅、大厅、正楼、后屋组成。前厅和大厅为面阔三间二弄的二层楼房,饰车木栏杆,廊楼板端面有卷草纹雕饰。正楼为面阔三间一弄、进深五柱的高平屋,五脊马头山墙。后屋为三间一弄硬山式高平屋。

    

     姚宅院内

    

     姚宅院内

    

     姚宅一隅

    

     门缝里的姚宅

    

     院内一隅

    

     院外景

    

     室内

    

     院内

     百年老宅,名人辈出,人力耶?风水乎?先天禀赋、后天努力固然重要,但禀赋好的,后天努力的,世上何其多!也许真有一种说不清的玄机,我们说不清道不明。于宅,这便是上等佳宅,远非今天众多豪宅宣扬的皮相之豪。建议宁波的开发商厚德载物,果断收回1.5亿元的售价,并将分割开的三处院落复为一体,还归甬城造化。(房地产决策参考)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房地产决策参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