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决战宝能 各路神仙观点折射天朝商业生态
2015/12/19 房地产决策参考

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
万科之所以成为行业第一,其核心竞争力不是钱多,不是地多,而是万科的体制,是万科的机制,是万科职业经理人的归属感,是万科这么多年沉淀的独特文化。任何恶意的恶劣的介入最后都会自食其果!
华远地产原董事长任志强
其在微博上转载了王石的内部讲话全文,并点评称“说的不错!”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
较劲是没有用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无论宝能的钱是自己的还是借来的,是融资还是配资,是理财还是杠杆,只要名义上的投票权在宝能手中,姚老板就可以任性,就可以我行我素,就可以霸王硬上弓。除非王石能够强力反击,同样也必须用钱。
新华都地产总裁赵男男
刚入行万科是我们一帮年轻人的榜样,好比是知识青年心理的延安。由于同样在一家崇尚文化的公司,所以一直惺惺相惜。后来在全国逐渐有了竞争或者合作关系,但大家总是相守以礼。这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能跳舞的大象,自身的年轻人,沉稳的创新者,谦逊的领跑人。作为同行、作为竞争对手,我希望资本不要伤害他。
易居中国总裁丁祖昱
被贼盯着被惦记着是不可避免的,这不是第一次出现野蛮人了,哪怕赶走宝能,也会出现下一个宝能。我想起来一个寓言故事,一天,老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老鼠很狡黠,鱼行老板趁机敲起竹杠来,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好多倍。后来,老鼠每天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与鼠“化敌为友”了。当然,宝能绝不只是老鼠的角色,郁亮也没有想到,他推荐了《门口野蛮人》一书,就真的遇到了强大的野蛮人,不管是王石还是万科,或者宝能,在这个商业文明的社会,我们都在为各自的角色叫好,这才有了生命的丰富性,我们接受了从萌生到稳健成熟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仇和哀伤,也就容纳了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
黄秋丽 《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笔
郁亮50岁,姚振华45岁,两个人的成长轨迹差异很大。郁亮北大毕业,先到大国企工作然后到万科,一路顺风顺水,标准名门正派的尖子生;姚振华华南理工毕业,先卖蔬菜炸油条,从社会底层穿过弱肉强食的丛林,带着点邪气,作风彪悍、野蛮生长。
一个是江湖正派,一个出身草莽;一个先天优越,一个后天顽强。一个长于武当太极、柔中带刚,一个使的是夺命刀、刀刀见血。这样的两个人对决,故事注定很精彩。
《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袁一泓
回顾这场收购,其实万科本身在股权和投票权方面的设计创新不足。万科在君万之争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地产界做了创新,但是在治理结构、股权投票权方面的创新不够。意识到这个危机,但是没有做过应有的提前应对。第二个放开来说,原有的大股东到现在也没有意识到险资对自己的大股东地位有这么快的挑战,反应迟钝。
我的观点很明确,至少这个险资来者不善,这不是一个良善的险资,至少没有把自己真正的意图告知现有的管理层。这就是大家为什么称之为“野蛮人”很重要的原因。
《地产》杂志主编张文豪
即便在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美国,对于盛行一时的杠杆收购,亦是毁多于誉,原因即在于其衍生的不良社会性后果。上世纪美国金融神童、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始则风云十年,终而入狱十载。《门口的野蛮人》书中的公司高层,亦作为贪婪者的典型身败名烈,为天下笑。宝能挣大钱无可厚非,但最好不要灭火种。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
万科停牌定增,可以拖延“宝能系”通过二级市场继续收购股票,更重要的是“宝能系”的杠杆资金需要支付成本,其无论从股价的维持,还是资金成本来说,都耗不起。
万科疑似正式启动了稀释收购者股权的“毒丸计划”阻击宝能系。所谓“毒丸计划”,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即目标公司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股票,这样将大大稀释收购方的股权。“毒丸计划”一旦实施,能够凭借普通公众持股行为来快速稀释“宝能系”在其中的股份占比,使得股权更加分散化,防范股权管理方面的各类漏洞,利好管理层和投资层队伍的稳定。
资深财税咨询顾问马靖昊
宝能府姚员外要包万科。
老鸨王婆:你不讲信用。
姚员外:我有钱。
王:你睡过刘寡妇。
姚:我有钱。
王婆:她是头牌,你不配。
姚员外:我有钱。
王:原来包她的华少爷比你有品味。
姚:我有钱。
王婆:你的钱都是坑蒙拐骗来的。
姚员外大怒:你他妈既然挂牌出来卖,那么多废话干什么。
王婆:万科身体不适,暂不接客.....转!
股评家韩志国
王石郁亮根本不懂资本市场。 王石不欢迎宝能成为第一大股东,理由是信用不够;郁亮要宝能说清钱从哪来。公司应对收购须经正当程序,不能按个人意志想当然行事。只要合法,谁都可成为万科股东,钱从哪来、信用高低与万科没关系。股东可决定王石郁亮命运,但他们却没资格挑选股东并对股东说三道四。
私募大佬但斌
转:万科之争,用保险资金一年期10%+的高利贷放10多倍杠杆去做长期股权投资,根本就是巨大不可控风险。保监会责任不小…之前是投资端太保守,保险除了国债存款股票什么都做不了…现在是一把放宽什么都不管,保险就成了可以放十多倍杠杆的高利贷行业(正规高利贷公司如小贷、典当都只允许1.5-2倍杠杆)。
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终身教授陈志武
国内保险公司放肆收购包括企业股权的各类资产,保监会怎么放任?这些资产跟保险公司的未来赔付是错配的。这些保险公司今天收购企业可以很爽,如果他们未来不能赔付了,谁来买单?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
宝能系pk万科:注定失败的豪赌。野蛮人宝能系买入万科22.45%股份耗资380亿。但宝能系注定失败:1)资金问题:股权质押+资管计划,以保险资金进行豪赌,面临监管问责风险;2)不排除华润增持;3)股东大会可以肯定机构投资者会一面倒支持@王石 ;4)即便收购成功,也会王石出走,玉石俱焚,何苦哉?
时评家石述思
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炮轰王石。因为红烧肉?不应该啊,因为爬珠峰?不应该啊,因为二代身份?不应该啊,因为装圣人,不应该啊。万科算比较有文化的公司,挑战一下硬上弓的土豪,正常。这无关法律,事关品味。
财经专栏作家谷古股
两个人既然已经公开宣战了,都是在放手一搏。一个是为百亿的钱,一个是为自己30年的荣誉而战,都没有退路的。钱和情怀的大战。说到最后都是经济利益的争夺,不是搏命,不是要杀人,最终应该会妥协,形式上合作。双方在别别扭扭的合作中继续斗争下去。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一仗万科团队应该会瓦解,万科品牌应该会毁掉了。这个在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挥过旗帜影响的公司将会成为历史。
宝能的老板能不能以一个成功者或者失败者记入历史为未可知,但是他一定已经成为万科的摧毁者而青史留名。
中国国际商会广州海珠区商会副会长刘臻曦
江苏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坦言,他并不看好散户的力量,“散户更多是追逐短期利益的,只要股价上涨,他们并不在乎谁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公司治理未来会怎样?如果宝能系的增持能带来万科股价的连续上涨,你觉得散户会站在王石那一边吗?你见过有几个散户去上市公司现场开股东大会讨论公司治理的问题?”
万科、华润、宝能的角逐就像一部戏,华润是富二代、万科是贵族千金、宝能是暴发户,富二代和贵族千金本来好好的在一起,突然有个暴发户贪恋千金美色过来抢亲,可是富二代又没有足够的财力竞争(钱都在亲爹“国资委”手里),亲爹不想花更多钱让儿子去泡妞。万科千金大小姐,未来将花落谁家呢?
哈佛大学香港俱乐部理事汪泽其
除了王石和郁亮,孙嘉和刘肖是万科内部手握实权的两位重量级封疆大吏。当初王石和宝能姚总谈话后,万科内部高层有沟通。假如宝能撬门成功,最多获得两个董事会席位,这种情况下,宝能要在万科内部发挥影响力,必须取得管理层的支持,否则没戏。
某QFII机构基金经理
这个市场是公平的,谁都可以到二级市场买股票,只要宝能系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合法的,那就没有问题,不涉及道德判断。万科与宝能系发生的争夺,实际上在国外市场经常发生。相比A股市场,国外市场投资者会更主动参与上市公司运作。
每日经济新闻
万科对抗宝能的办法包括以较高的折让向华润集团配股,以摊薄宝能的持股。除了华润集团,惠理集团和摩根大通也是万科H股的重要股东,王石还有位日本房地产圈的盟友——东京建物株式会社会长南敬介。更有网络消息显示,王石正在接触中信集团和中金集团,试图引入它们作为投资者。不过,高折让增发也会大幅摊薄了万科现有中小投资者的权益,这很有可能引发后者的反对,增发方案能否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尚存疑问。
华夏时报
万科成就了王石成功的光环,也形成了他固有的骄傲与偏见,他瞧不上宝能系这样的暴发户,觉得门不当户不对,宝能系旗下的宝能地产成交不过几十亿,根本无法和千亿规模的万科相比。一位市场观察人士表示,连第一大股东都不能获得尊重,王石就能尊重小股东?本质上还是对于公司控制权的争夺。
所谓无利不起早,万科股权争夺背后真正的受益者是谁?万科管理层从2013年就开始潜伏的4.9亿股万科股票,按照12月18日停牌前价格24.43元计算,万科管理层持有大约120亿市值,利用宝能系收购狂赚70亿元,而王石等人的出资只有十几亿。一位券商咨管人士表示,收购与反收购之争一切看上去是假戏真唱,投资者千万别太当真。(微信公众号《房地产决策参考》综合整理,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房地产决策参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