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都道歉了!盘点手上沾血的参战车企
2016/6/2 12缸汽车

    

    

     本文为12缸汽车(微信号:kf12gang)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今天看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日本三菱正式向二战中国被掳劳工谢罪。

     三菱材料向每位受害劳工或遗属支付10万元人民币,并承诺出资为受害者在日本修建纪念碑。

     对于三菱,现在的中国人最熟悉的还是汽车,以至于经常将三菱汽车简称为“三菱”。前不久日产收购三菱汽车股份,就被写成“日产收购三菱”,但一些明眼人也看出来了,声称三菱体量那么大,日产有能力收购?

     这则新闻让人不由得想到了战争,然而三菱能表现出这种态度,也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重工业产品,汽车或汽车企业参与到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日军三菱、丰田、斯巴鲁、日产……

     很多人都知道,三菱拥有国家军工背景,二战期间,"三菱"各类炸弹、大炮、航空母舰和各类大型战列军舰,可以说三菱是为日本的侵略战争立下汗马功劳。包括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武藏”号,以及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都是三菱的手笔。

    

     1917年,在三菱造船的基础上,三菱的第一辆小客车量产成功,这辆35匹马力,七座位的Model-A型车,也是全日本首部量产型汽车。

    

     一直到现在,三菱还在将其军工技术应用到汽车上。三菱电机为日本空军提供空对空导弹,它希望用军事技术帮助无人驾驶汽车侦测障碍物、避免碰撞。据三菱电机工程师Katsumi Adachi透露,已经有企业向三菱电机定购自动刹车系统和车道保持组件。

     在二战期间,日本的很多车企都“功不可没”。

     前一段时间,关于丰田广受恐怖分子欢迎的文章很火,足以说明丰田车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

    

     甚至在战争领域创造了一个名词叫“丰田战争”。

     “丰田战争”是史学界对乍得和利比亚于1987年发生在乍得北部冲突的最后阶段的称呼。由于乍得军队利用日本“丰田”卡车进行灵活机动的运动战得名。这场战争使得利比亚军队遭受极大损失,仅坦克就损失达200-300辆。

    

     侵华战争中,丰田制造的军用车也大量投放在战场上。

     1936年底至1937年初,丰田制造的卡车因质量差销售一直不景气。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后,陆军大批采购卡车,丰田公司的所有库存车一售而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39年起,到太平洋战争第二年的1942年,丰田持续每年生产汽车超过1.6万辆,其中大部分是军用卡车。或许是由于其在战争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丰田在爱知的工厂在战争后期被盟军全部炸毁。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又向丰田抛出了46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其实不光是日系车企,世界上很多老牌车企多少都有过参加过二战的经历。

     美军福特、道奇、通用、JEEP……

     1940年6月,二战如火如荼之际,美国陆军向135家汽车制造商发出竞标通知,要求制造一种“轻型侦察车”,并列出了详细的车辆要求。最终,融合威利斯、班塔姆和福特三家汽车公司设计优点于一身的方案获得了军方认可,世界上第一辆越野车——Willys MB(Ford GPW)就此诞生。

    

    

     △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和座驾Ford GPW。

     1940年后,道奇公司陆续为美国军方生产了各种用途,各种轴距的4X4越野卡车。在盟军中广泛装备和应用。主要用途为武器弹药运输车、人员运输车、救护车、大口径机枪运载车、侦查车、指挥车、无线电车等。

    

     1940年,美军为了确保前线物资供应,即着手努力使其运输系统机械化。为此,军方根据国内各汽车公司提出的方案并经多次验证,决定采用通用汽车公司设计生产的GMC十轮大卡车作为重整军备计划使用之二款军用车之一。

    

     该车在二战结束前己生产有80万辆。二战结束后,该车仍被广泛用于军事及民用,直到60年代替代车型出现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了大量的美制GMC CCKW-353十轮大卡车等装备。新中国成立后,该车被用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德军大众、欧宝、克虏伯、斯太尔、奥迪、格兰尼特、梅赛德斯、福特(这是真的吗?)……

     德国是汽车制造大国,希特勒在二战初期的胜利,可以说汽车起到的作用也功不可没。

     二战中德军著名的vw 82“桶车”(kubelwagen),作为希特勒关注的项目,该车由费迪南德·保时捷(保时捷创始人)博士设计,82型桶车底盘下部较平,全重只有685千克,只要1个人就能够从前方抬起来。

    

     熟悉汽车的人都知道,就是德国大众公司的甲壳虫,总计生产了近2000万辆。这种轿车和二战中德军装备的一种著名的VW 82“桶车”(Kubelwagen)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让人意外的是福特,在二战中设在德国的工厂被德国政府以敌产的名义接收,稍加改良后(采用德国制造的承载式钢制车架和转向架)为德军制造军车。

     德国版福特V3000S被改装成半履带式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俄国东部战线糟糕的交通状况,从1942年至1944年近21960辆V3000S驶下生产线,大部分投入了东部战线并毁于战火。

     国军木炭汽车

     二战时中国用的汽车,除部分军政车辆烧汽油外,几乎都是烧木炭的。

    

     木炭汽车就是把木炭倒进固定在汽车上的炉子,摇风生火,借助煤气产生动力。而大约每跑20公里左右,就得掏出炉灰,再装木炭。木炭车马力弱,每公里耗炭0.5公斤左右,时速一般只有15公里,今有人称之“山寨版燃气车”。开车前司机都会将一袋子木炭倒进车厢边的炉子里,然后再启动。

     二战时期就连烧木炭的汽车也不多,达官贵人才能乘坐。除了木炭汽车以及少量的进口汽车,当时的人们出行和拉货,主要以人力车和板板车居多。所以国军动不动开着卡车拉壮丁纯属扯淡。

    

    

     想听缸哥的声音么?快戳 “阅读原文”直接点播放键就能听!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12缸汽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