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附属医院】暑期注意:防中暑、防高温、防疫情!
2016/8/16 仙桃职院附属医院

    

    

     【防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中暑的因素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中暑发生的条件:

     ①相对湿度85%,气温30-31℃;

     ②相对湿度50%,气温38℃;

     ③相对湿度30%,气温40℃。

     中暑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级:

     ①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

     ②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或者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的情况;

     ③重症中暑。除以上症状外,发生昏厥或痉挛;或不出汗,体温在40℃以上。

     中暑后怎么办

    

     发现有中暑先兆症状时,要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凉水毛巾擦身或凉水冲淋,帮助散热。同时饮用清凉饮料,服用防暑药物。若病人出现高热、抽搐或神志不清等情况,应及时请医务人员诊治或急送附近医疗机构抢救。

     【防高温】

     如何预防高温中暑

     持续高温或热浪,使人体感到不适,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导致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增加,诱发关节炎和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死亡。但她强调,只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就能够避免高温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1、及时获取并了解高温、热浪预报及预警信息,根据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在高温热浪天气下,如果可能,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出行,尤其注意不要在阳光强烈照射下运动,如快走、跑步等。

     3、户外活动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穿透气性好、浅色衣服,有助于散热;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建议穿长袖衬衫;戴太阳镜,使用遮阳伞,或戴遮阳帽;对于裸露在外的皮肤,可涂抹防晒霜等,避免日光性皮炎或晒伤。

     4、由于高温天气会使体温升高,容易缺水导致中暑,应注意及时补水,但要注意不能过度饮水,这样会使胃难以适应。另外,餐前和餐中也不宜大量喝水,这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5、无论房间内还是汽车内使用空调时,都不要把温度设置过低,内外温差不要过大;烈日中停驶的车最好不要马上开启空调,应打开车窗让热气排出,等车内温度下降后再开启空调。无论在房间中还是汽车中,最好不要开着空调睡觉,尤其是停驶的车里通风较差,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渗漏到车内会使人中毒。

     户外作业人群如何防高温

     一、健康检查。

     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二、高温户外工作注意事项

     每到夏季,高温危害便成为损害高温作业人群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所以高温作业人员更要做好防护。

     1、高温天气下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群,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应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放慢速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另外需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随身携带防暑品。

     2、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

     3、户外工作者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4、从外面回到室内后,切忌立即开空调,避免感冒。

     5、户外工作者要注意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脆弱人群如何防高温

    

     针对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患者等脆弱人群,我们给出了如下建议:

     1、高温天气下,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患者等脆弱人群,应避免在阳光强烈照射时段在室外活动。

     2、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等患者,早晨起床时应先喝一些水,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3、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温度调得过低的房间中。脆弱人群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超过5℃。开空调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1~3小时后关机,进行自然通风。晚上睡觉前最好关上空调。

     防暑降温10不宜

     。不宜多吃冷食

     。不宜坐木

     。不宜夜晚露宿

     。不宜缺少午睡

     。电风扇不宜吹得过久

     。空调不宜开得太大

     。不宜“快速冷却”

     。渴极不宜急饮

     。不宜戴过深或过浅的太阳镜

     。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防疫情】

     夏季是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和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以下五点有助于

     保持暑期健康:

     一、暑期天气炎热,胃肠功能减弱,生活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吃零食有节制,少吃油腻的食物,少喝冷饮。

     二、暑期是蚊蝇密度高峰期,注意常洗澡,及时擦去汗液,减少汗液气味对蚊虫的吸引。伊蚊喜欢深色,要尽量穿浅色的长袖衣裤,减少叮咬。必要时可以适量使用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涂抹于手臂、脸颈、小腿等皮肤裸露处,以降低蚊虫叮咬机率。

     三、暑期是旅行的高峰期,外出时要注意个人旅行安全。关注目的地疾病流行近况,尽量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地区,并根据疫情状况做好相应疾病的个人防护。如必须前往黄热病疫区的人员要及时接种黄热病疫苗,并要采取防蚊措施,并使用适当的防蚊用品。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尽量不要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区。

     四、外出期间应不要太多地改变自身饮食习惯,不要因为赶时间而空腹;注意多饮水,最好喝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或新鲜果汁,可少量多次饮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另外最好随身携带小药袋,装上肠道疾病必备药、外伤用药、防蚊虫叮咬药品、防暑药品等。旅途中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五、如在旅途中或归来后,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入境时应当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口头申报,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一更多精彩一

     本期精彩内容

     【仙桃附属医院】暑期注意:防中暑、防高温、防疫情!

     健康女人胸部逆生长的秘密!

     夏季如何使用空调,每个仙桃人都应该知道!

     老婆问你要银行卡密码时,如何机智回应?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浏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仙桃职院附属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