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曾经给年轻人的建议
2016/5/27 微寻健康平台
杨绛先生走了已两天。朋友圈铺天盖地的纪念文章,各种转发的缅怀吊唁,都已平息。
猝不及防。
25号早上上班的路上,在路上边吃着糯米鸡边想着两天后的欧冠决赛是买皇马还是马竞,突然就看到手机推送了先生去了的新闻。
对所有的媒体来说,贴热点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之一。我也不例外,“今天有东西写了!”这是当时我唯一的反映。
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钱钟书《围城》
在进公司门的时候,我改变了主意。
因为我想起了大水牛。
4月,朋友圈创造了一个词叫“如丧科比”。
昨天,大家把井柏然手写的鸡汤当成杨绛的百岁感言。
好像已经习惯了,一个名人去世,众人集体转发哀悼怀念,写文纪念缅怀。
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站上高度,但是也在瞬间失去态度。
恕我无知,之前只知道老人家是钱钟书的发妻,他们夫妇的书也只看过《我们仨》和《围城》,我又何德何能评价杨老?
有时恶意揣测,朋友圈里晒老人家名言作品的,他们真的都看过老人的书吗?
抑或只是用对她的纪念来装点自己,用老人的淡泊与睿智来给自己贴上秉持着同样价值观的标签?
阿强是同学里第一个转发了杨绛去世消息的,在清晨堵得反人类的Brt上,他用老人家的各种照片拼成了朋友圈的九宫格方阵。以端庄黑白为色调,配上百岁感言:”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和蜡烛的emoji。用悲伤开头,以鸡汤结尾,即表达了自己对杨绛的熟稔,又暗示了自己是充满正能量的暖宝宝。
然后,
他打开了微信群,给我们这些老同学们转发了一段29秒的视频。
所以说,朋友圈只是用来给朋友看的,微信群才是朋友间真正聊天的。
如果民国也有微信,估计大家天天就在八卦林徽因与徐志摩什么关系,梁思成戴了什么帽子,陆小曼的大腿到底白不白,就差上网求个种子了。
与其在朋友圈里强行纪念刷存在感,不如坐下来多读点书。
毕竟。
杨绛对年轻人曾建议过:
“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朋友圈蜡烛点的太多”。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寻健康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