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wuli凡凡和近百名迷妹现场湿身尖叫的smart靠的只是又长又粗吗?| 驾驶
2016/5/30 名车志Daily

昨晚的千岛湖畔,我迷茫地坐在了上百名吴亦凡迷妹组成的人群方阵中,她们不顾暴雨,日夜兼程地赶到活动现场,只为远远地看自己心爱的偶像一眼,并害羞地喊出凡凡我爱你。而他们的偶像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在雨水中登台,上演湿身魅惑。当现场气氛随着吴亦凡走下舞台,走向观众瞬间达到高潮的时候,舞台上排列整齐的smart显得有些落寞,但它依旧保持着微笑的前脸,仿佛在说:我也挺萌的,来看看我嘛。

我很敬佩奔驰的营销思路,聘请吴亦凡作为品牌大使不仅让限量设计版车型瞬间销售一空,还让无数初高中生在成年以前就对豪华品牌汽车有了最初的认知,我身边一脸花痴的女迷妹表示将来一定要成为smart车主。但营销毕竟是营销,买车最重要的依旧是物理素质,吴亦凡的出现能够提高smart的品牌知名度,但没法提高这辆车的物理素质,这辆又长又粗的四座版smart的购买指数到底有几分呢?且往下看就是。

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位smart车主,她妆容精致、衣着得体、风韵绰约,我经常看见她独自一人驾驶着两座版的smart在周中低调上下班,而到了周末,她就会开上那辆普拉多载着女儿和家人,带着帐篷和食物篮去郊游。没错,smart给我留下的就是这样的印象:它一般会是一个家庭的第二辆车,因为两座版车型的后备厢空间实在不容乐观,20寸的登机箱加两个电脑背包就会基本塞满后备厢。但只有2695毫米的车身长度让它在拥挤不堪的小区里停车格外方便,就我看来,smart这类微车最大的优势——灵巧,已经在两座版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如果车长和座位数同时增加,会不会让smart丢掉原有的灵气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站在了smart forfour的面前。

smart forfour与JEEP自由侠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依靠颜值和个性来吸引消费者,同时用不断强化各自擅长领域的打法来影响消费者,最后再用一个“情”字来卯牢消费者,JEEP用得是情怀,而smart用得是情调。
外观辨识度高、内饰花哨感强

单从车头的部分来看,很难一眼分别出两座版和四座版,都是微笑着的格栅线条、向前突出的菱形前大灯和蜂巢图案的前进气格栅,总体上来说车流中的辨识度还是很高的。而两座版和四座版最大的区别要从侧面才能辨出,四座版3495毫米比两座版2695毫米的车长长出800毫米,再加上单边多出的一个门,四座版的特征十分明,且车侧的线条勾勒也比两座版更加凌厉。很多人吐槽多了两个门的smart变得臃肿冗长且无聊,但我认为,如果能换来更大的后备厢空间和更强的实用性的话,即使无聊又能怎样,本来买这车的人就没打算求多少乐趣。

坐进车厢,依旧是熟悉的奔驰+smart混合味儿,三叉星徽球形空调出风口让我恍然间有种坐进了奔驰C级的感觉,而中控台左侧凭空长出的转速表才把我拉回这是一辆smart的现实。如果让我评价这套内饰的话,我认为有两个亮点:第一就是刚才提到的那块转速表,因为受限于成本,smart尽量减少了中控大屏的显示内容,外圈只有白底红字的时速表,为了增加内饰的运动感,也为了迎合喜欢偷瞄转速表的消费者,smart特意在中控台左侧安插了一块同风格的转速表,还在下方友情赠送时钟一块。但这是0.9T车型独享的配置,对1.0升自然吸气车主来说,略显不公平;第二就是拨块样式的空调温度调节按键,要么说奔驰会玩情调呢,在各大厂家纷纷上大面积液晶触摸控制屏的时候,smart就来个返璞归真,用这种近乎原始机械的操控方式来宣扬情调,还是很对我胃口的。

如果让我这个年纪的人来选内饰,我应该不大乐意去弄那些花里胡哨的拼色搭配,简简单单的黑色织物足以。但对于年轻人来说,鲜亮的颜色配搭也是一重卖点,毕竟这是个需要拼个性的年代。车漆的颜色搭配也见仁见智,选个人所爱即可。Smart颜色繁多,辨别起来难度颇高,这里教大家一个一眼看出高低配车型的办法,那就是单独的转速表和换挡拨片,其中转速表是0.9T车型专属,而换挡拨片则是0.9T 极致版专属。

后置后驱、超短轴距、涡轮增压=驾驶乐趣吗?
试驾smart之前,我曾将小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发在朋友圈中让大家竞猜我试驾的车型,许多人说你丫真开心,又去开卡雷拉了,我心中偷笑,看来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大部分人都会下意识地将其与驾驶乐趣划上等号。四座版smart保留了两座版后置后驱的布局,也沿用了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且将AMT变速箱更迭为运动性更强、价格更昂贵的6挡双离合器变速箱,那么,新推的四座版会有驾驶乐趣吗?

我的答案是一半一半。首先,四座版的smart在整备质量1152公斤上比两座版963公斤足足多出189公斤,但发动机数据没有变化,依旧是两座版上那部代号为Energy TCe 90的0.9升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90马力@5500转/分,最大扭矩135牛?米@2500转/分,与之匹配的是twinamic 6挡双离合器变速箱。

因为整备质量加大,让四座版smart在起步时反应比较迟缓,松开刹车后,车辆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前蠕动,而是出现轻微停滞,此时只有踩下油门,车辆才会前进,完全没有日系车的突蹿和积极感,当车速超过50公里/小时,发动机转速稳定在2700转/分的巡航状态时,由于涡轮的介入,动力输出开始变得段位感十足,平顺性也有所提高,油门开始变得轻快,称不上有小小钢炮的加速快感,但至少一扫前段的迟缓慵懒,当然上述感受都是在D挡的S模式下驾驶所得,而在E模式下,油门反应会更加迟缓,升挡转速也从S模式下的3500转/分下降至2500转/分,70公里/时的巡航转速S模式会拉高到接近4000转/分,而E模式则稳定控制在2000转/分,尽量压低转速,减少油耗。
同时,得益于后置后驱的布局方式,让四门版smart在转向时轻松愉悦,车尾会很积极地循着前轮的运动轨迹进行跟随,上坡也因为动力从车后部传来变得相对简单(毕竟是0.9T发动机,坐了三个成年人后,上坡还是有点吃力的)。由于试驾道路刚下过雨,比较湿滑,过急弯时,smart的车尾会出现轻微摆动,电子系统监测到后会立即有所动作,切入的时机比较合适,干预的程度也算正常,没有蛮横过分地改变驾驶员操作意图。也许是考虑到smart大部分车主为女性,奔驰将它的方向盘调得格外之轻,电动助力程度很高,高速行驶和低速蠕动时,手感差别不大,指向性较为准确。

悬架结构上,四座版与两座版相同,都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因为试驾道路路况很不错,沟坎和减速带很少,在轧过有限的几个减速带时,还是能够比较明晰地感觉的来自路面的颠簸,无论是驾驶位还是后排座位。悬架对坑洼的过滤不是特别理想,传至车厢内的颠簸也没遮没掩,比较直愣。也许是新车原因,底盘质感较好,紧绷而不紧张。考虑到开着smart走烂路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这样的滤震表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对于一部微车,我们不能要求过高。

这次四门版smart总计四个车型,价格从13.5万到18.6万,2个自然吸气车型价格比较便宜,但相应配置也会少掉不少,比如13.5万的1.0L 灵动版,真皮方向盘、天窗、倒车雷达、座椅调节、座椅加热、中控大屏等统统没有,比较斋,而顶配18.6万的价格已经接近一部合资品牌B级车的价格,所以中间两个配置车型性价比较高。
总结下,无论是两门版还是四门版,smart的机械品质和配置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但smart强就强在开创了豪华品牌微型车这一细分市场,而直到现在它都还没有遇见真正的对手,也许宝马i3算一个,但也只是身形上的相似,价格和用途都天差地别。所以,作为家庭用车的补充,smart是个还算不错的选择,印象深刻的外观和内饰、极为便利的停车和掉头,适合一般家用的载物空间,都让smart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后续维修保养成本也要考虑在内,毕竟原装进口豪华品牌,配件换起来都价格不菲,同时smart需要加注97号汽油。在18万左右的价格区间里,有太多的车型供选择,豪华品牌有奥迪A3,家用品牌有顶配思域、高尔夫、昂克赛拉、英朗、新轩逸,低配凯美瑞等等等等产品,但上述这些产品,可能更多时候承担的角色是代步工具,而买smart,你可能更会体会到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不那么被催促的生活方式。
最后是smart美图欣赏,希望你能早点爱上如此轻适的生活方式,也希望还在屏幕前纠结是付首付还是买车的你被smart温柔相待。





如果爱,请关注“名车志Daily”
如果深爱,请在下方狠狠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名车志Daily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